發表文章

NIPS的檢驗時機

 NIPS(非侵入性母血檢查)一定要滿十週才能驗嗎? 你們衛教單寫未滿十週驗會影響準確性,那是有多不準? 啊我如果月經記錯幾天驗的時候小於十週不就完了?那個粉多錢錢內😢 以上也是小弟在門診常常會被問的問題喔~ 今天來幫大家解惑一下~(哈哈雖然還在holiday blue😢) ———————— 首先 先跟大家簡單講一下NIPS的檢測原理~ 基本上 NIPS是透過抽母血來檢驗裡面少量的胎盤游離DNA 並加以分析 達到檢查baby的效果。 而母血中的胎盤游離DNA 從懷孕開始 濃度就會隨著週數慢慢上升 一般如果胎盤游離DNA濃度足夠的話 最早其實7週就有機會檢查的出來了 (而一旦能檢查的出來,精準度就能達到99.5%) 只是當週數太小的時候 常常會因為游離DNA量不足 導致檢驗失敗 所以我們才會訂十週為檢驗時間切點 來避免這種狀況 實際情況上 9週的時候 檢驗成功率就已經超過95%了 所以臨床滿十週檢驗失敗的機會是微乎極微的 請大家放心 至於大家擔心因為孕婦記錯月經幾天影響週數等情況 其實影響不大 為什麼呢? 因為就算你月經都沒記錯 其實每個人排卵日就會有2-3天的誤差 本來就不可能100%精確知道胎兒週數(只有上帝知道🤔) 再來更重要的是 醫師在第一次產檢抽血時一定都會再用超音波確認胎兒大小有符合週數(此時超音波誤差都在一週內) 所以基本上胎兒實際的週數是不會差太多的別擔心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有點霧煞煞 最後幫大家做個總結: #不一定要滿十週才能做NIPS但週數越小檢驗失敗機率越高建議至少滿9週 #檢驗失敗就是需要等週數大一點再次抽血如此而已 #一旦檢驗成功準確度就有99.5%

百日咳疫苗問答集

#兩個月內新生兒得百日咳最危險 #懷孕28至36週施打保護baby #每一胎都要打 #周圍主要照顧者也可考慮施打 ——————— 通常產檢從28週起 護理人員都會詢問媽咪是否要施打百日咳疫苗 很多媽媽一聽到對北鼻有好處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了 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打什麼意思的 但也有很多媽媽因為不太清楚施打原因 所以就選擇不打疫苗 其實這樣都不太好啦 所以小弟就幫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問題喔~ 問題一: 🤔奇怪?百日咳?小時候只有在健康教育課本上看過啊?現在還有人會得這個病嗎?阿得了會怎樣?咳100日喔? 答: 「這位哥,請你千萬不要小看百日咳,雖然青少年或成年人得到,症狀通常輕微,就像一個咳嗽拖很久的感冒(可能咳到數月),在適當的治療下通常都能痊癒,但重點是,如果得到疾病的是一歲以下免疫力弱的新生兒,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就會大增,發生肺炎腦膜炎甚至死亡都是有可能的。而台灣近十多年來,每年得到百日咳的族群,就是以六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為最多,所以你說,我們怎能不好好地打疫苗,來保護這些脆弱的小baby呢~ 問題二: 睿睿醫師你說產婦打疫苗可以保護小baby,可是我聽說新生兒自己也會接種百日咳疫苗?那為什麼產婦還要打?你想騙我的錢吼😏 答: 講這樣~我咁是這種人😅,原因是因為新生兒的百日咳疫苗接種時程是出生後二、四、六個月、18個月跟五歲,也就是說,在出生的頭兩個月, baby是完全沒有保護力的,而這個時候的baby也是最脆弱的,如果產婦可以在懷孕時期注射百日咳疫苗,抗體就能透過胎盤傳給寶寶,幫助他度過這兩個月空窗期。 問題三: 我看你們都衛教要在懷孕28到36周之間打,那我偏要在14周打怎麼樣?不行嗎?~老娘高興🤪 答: 姊你不要衝動,會建議在這個時機打,是因為研究指出,百日咳疫苗在施打後,抗體的濃度需要大約兩週的時間可以達到最高濃度,之後便會慢慢消退,所以如果太早打的話,能給寶寶的抗體濃度就沒這麼好了,所以目前建議是要滿28週後施打比較恰當,至於如果超過36週後打,怕寶寶提前跑出來了,抗體濃度也不完整,所以就是28-36週之間是最好的時機喔。 問題四: 睿睿醫師那我照你這樣講,疫苗是要打來傳給寶寶的,我大寶的時候已經打過疫苗了,那我二寶的時候是不是還是要打?那我生十個不就要打十次?粉多錢錢內😤😤 答: 😓是的,媽咪,真的是這樣沒錯,不然如果你生超過五個的話,第六個...

懷孕的時候能不能動手術?

圖片
最近在門診 剛好遇到有媽咪得了急性盲腸炎 必須轉去大醫院開刀 在轉院之前 媽咪非常緊張 一直問我 懷孕可以開刀嗎? 開刀會不會影響寶寶? 會不會流產? 我想 雖然會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不高 但一旦遇到了 大家難免會不知所措 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囉~ 那我直接先講結論~ 我知道孕婦一聽到自己需要開刀 一定會很恐慌 腦子裡一定會很擔心麻醉啊、手術等是不是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或甚至導致流產的問題 但其實啊 如果你在懷孕期間得了需要緊急開刀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急性盲腸炎、急性膽囊炎等) 如果不趕緊手術處理 對母體或是胎兒的影響 絕對是更嚴重的! 就拿急性盲腸炎來說 如果沒有及時手術治療 在盲腸還沒有破掉的情況 流產率約5-10% 如果已經放到盲腸破掉的話 流產率甚至會高到35%! 但由於從整體人口來說 懷孕婦女需要接受盲腸手術的機會並不多 所以目前醫學上並沒有太多大規模且很具有證據力的文獻 不過目前有的數據皆顯示 手術後的流產率 約介於3-7% 其實絕對比沒有開刀來得好的! 絕對比沒有開刀來得好的! 絕對比沒有開刀來得好的! 因為很重要所以這次三次老梗我還是要用一下!😓 最後 幫大家用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臨床指引幫大家做ending: 1. 懷孕婦女如果遇到需要緊急開刀的情況,都不應該延遲手術,以免對母體和胎兒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2. 非緊急手術都建議生完以後再做。 3. 由於手術後還是有流產或早產的可能性,建議手術前還是要跟婦產科醫師做好完整的諮詢跟術前準備。 4. 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顯示,手術中的麻醉藥會造成胎兒的畸形。 5. 手術前後,胎心音的檢測是必要的,以防遇到需要臨時緊急生產的狀況。 網路連結如下,大家有興趣可以讀讀書👇👇👇 https://m.acog.org/Clinical-Guidance-and-Publications/Committee-Opinions/Committee-on-Obstetric-Practice/Nonobstetric-Surgery-During-Pregnancy

關於孕期阿斯匹靈使用的安全性

圖片
相信大家應該多少都有聽過 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 在孕期服用「阿斯匹靈」可以降低發病的機會 大部分的人聽到醫生說要吃就義不容辭給他嗑下去了(感謝你們的相信專業啊😭😭😭) 但是偶爾就會遇到很認真做功課的媽咪問: 「睿睿醫師,可是阿斯匹靈好像是抗凝血劑ㄟ,吃這個會不會造成產後大出血還是孕期出血風險增加啊?然後會不會影響北鼻啊~」 OMG~OMG~OMG~這真是個好問題~給你一張好學生貼紙👍👍👍 沒錯! 阿斯匹靈的確是抗凝血劑! 那他到底會不會有不良影響呢? 就在這邊跟大家解答一下喔~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臨床指引: 在孕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 對孕婦: 並「不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包括胎盤剝離、產後出血風險跟平均生產出血量等都不會增加!) 對胎兒: 並「不會」增加先天性畸形、動脈導管提前關閉、顱內出血或其他出血的風險~ 所以結論就是蠻安全的啦~ 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囉~ 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念念下面的文章喔~👇👇👇 https://m.acog.org/Clinical-Guidance-and-Publications/Committee-Opinions/Committee-on-Obstetric-Practice/Low-Dose-Aspirin-Use-During-Pregnancy

早期流產

# 懷孕早期沒心跳 # 萎縮卵 相信板上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經驗 驗到懷孕的時候好開心 甚至超音波檢查胎兒都有了心跳 結果過兩個星期再去檢查的時候就發現心跳沒了 當醫師說出診斷的時候真的是令人心碎的時刻 其實我也很討厭告知這個消息,因為真的會讓原本歡愉的氣氛瞬間降到冰點,變得超悲傷 😢 ⋯⋯ 可是其實啊~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跟大家說這樣的情況有多悲傷 相反的 其實是想跟各位傷心難過、自責是不是自己吃錯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或甚至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來看醫生的媽咪們說: 這真的不是你們的錯!請放過你自己! 怎麼說呢? 因為初期懷孕(12週前)的流產 基本上是一個自然在淘汰不良胚胎的過程(發生率約15-25%,還蠻高的) 因為這些流掉的胚胎 有超過6成以上本身就是染色體異常的狀況 是胚胎受精時隨機出錯,或是因為卵子品質不良(所以媽咪年紀越大發生機率越高)所導致 所以這真的跟媽咪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都是沒有關係的 當然 本來就無法存活的異常胚胎 並不會因為你多看幾次醫師就能改變這個結果 所以 雖然遇到這種情況心情很難過 但我們要勇敢擦乾眼淚 告訴自己 下一個會更好喔~ 大家加油~ 💪 💪 當然 你們可能會有疑問 可是如果原因並不是你講的那6成胚胎異常導致流產 那我能做些什麼呢? 嗯 很遺憾的 在目前實證醫學的大數據統計下 早期流產 並無法透過任何方法阻止它發生 講白話一點 就是會流掉的就是會流掉 你吃再多藥在床上躺再久都沒有用 而如果這個胚胎是可以穩定存活下來的 就算前三個月都斷斷續續出血沒有停過 即便你什麼都不做 她依然可以成功存活喔~ 那你又可能會問 可是我出血去看睿睿醫師 妳還是有開「黃體素」給我 還跟我說這個有安胎的效果 😢 啊你這樣不是嘎哇曾肖維 😡 在這邊我真的要跟大家告解一下 睿睿醫師鄉愿了 😣 因為實在是覺得每個心急如焚的媽咪跑來門診 做完檢查卻又沒辦法提供你們一些有效的治療讓你們安心 😢 (因為大部份的媽咪應該是沒辦法聽完我上述那些palapala的說明後就安心的~我完全了解 😣 ) 所以我便像目前全台灣的婦產科醫師一樣 會開黃體素給你們吃 希望你們的心可以更定一些 那你又可能會問 那到底黃體素有沒有安胎效果啦 如果沒有 那為什麼所有的醫師都會開這個給我吃 有時候吃完頭超暈的還會更想吐 😣 嗯~ 那這個問題的答...

蘋果病(傳染性紅斑)

「日本蘋果病流行!」 「孕婦感染恐流產!」 唉😓~又來個標題殺人~ 好像去日本玩就一定會感染蘋果病流產一樣😓 有鑑於實在太多擔憂的媽咪來問了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下蘋果病吧~ 「蘋果病」 其實真正的名稱叫「傳染性紅斑」 (Erythema infectiosum) 又叫第五病(Fifth disease) 是因為被「微小病毒」(Parvovirus B19)感染所引起的 受感染者初期會出現「發燒」、「疲倦」「咳嗽」「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約經1-2星期後 臉上雙頰就會出現紅斑 看起來像蘋果一樣 所以叫他蘋果病 蘋果病好發於5-15歲的兒童 屬於自癒性疾病 預後通常良好 得過後終身免疫 來 重點來了 各位孕媽咪最擔心的 那孕婦得到會怎樣呢? 網路寫得超可怕的! 會流產欸!胎兒水腫ㄟ!完蛋了! 首先 請大家大家先冷靜一下😓😓 先聽睿睿醫師說~ 沒錯! 孕婦如果確定感染到微小病毒 的確有可能造成流產、胎兒貧血 最後甚至導致胎兒水腫而胎死腹中 但是!! 重點是機率的問題啊 這種情況這麼容易發生嗎?😣 來說給妳聽! 如同前面所述 小時候被感染過的媽咪終身有免疫力 所以當然也不會影響小孩 而統計上至少有50%的孕婦都有免疫力是不會被感染的 而 另外那一半的媽咪就算真的感染了 統計上也只有小於5%的機會會發生上面講的那些可怕的事😣 所以囉 整體來說 懷孕的媽咪感染微小病毒並導致流產或胎兒水腫的機會 其實是很低的 所以 並不是說叫你們不用小心 而是不需要過度恐慌 所以囉 基本上我的建議是 如果現在很明確的知道某些地方在大流行 雖然會造成胎兒有問題的機會不高 但為了安全起見 就先避免去那些地方旅遊 反正可以旅遊的地方很多嘛😅 但是 如果如果你因為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非去不可的話 就建議可以先去醫療院所抽個血 看看你有沒有被感染過 有沒有免疫力 如果你是免疫的 那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去了 但如果你沒有免疫力的話 那就真的要請你好好斟酌要不要去了 最後 再提醒一下大家 其實上面說了那麼多 我個人覺得懷孕期間最重要的事 其實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出入大眾場所戴口罩及勤洗手 因為不只微小病毒 包括巨細胞病毒、德國麻疹...

第一孕期子癲前症風險評估

以下純屬閒聊,趕時間者可直接跳至正文 ======================= 前幾天與產科學同道、先進們一起參加超音波研討會 也有幸在台下聽了來自香港的 Liona Poon 教授演講 大師真的就是不一樣 除了全程優美的英國腔式英文讓你不得不繃緊發條聽講外😅 清晰的邏輯 條理分明的口條 幽默的語氣 真的是會讓聽講者覺得如沐春風 受益良多阿~~ 而演講的主題 則是 Professor Poon在2011年發表的<第一孕期子癲前症風險評估> 這個偵測方法的出現 說他是21世紀高危險妊娠研究裡,劃時代的進步一點也不為過 因為他為我們近代產科醫師 在這個與子癲前症已經對抗超過100年以上的時代中 開啟了一個新頁 以下就來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這個檢查的重要吧 ======================= 正文開始~ 首先 你一定會問 「子癲前症檢查」為什麼那麼重要?? 很簡單 因為子癲前症很恐怖😖 而且發生率並沒有你想像的低 統計上 約有3~5%的孕婦可能會發生子癲前症 而子癲前症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胎盤及母體血流發育不良的疾病 一旦發生 輕則造成母體全身性的病變(如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及胎兒發育遲緩 嚴重的時候 更可能讓母體發生溶血、肝功能、凝血功能異常甚至發生痙攣等情形 而胎兒也可能因此胎死腹中 這麼恐怖的疾病 在過去沒有有效篩檢工具的時代 我們通常只能透過常規產檢血壓及尿液的檢查 在疾病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出現高血壓及蛋白尿) 及早發現 並藉由血壓的控制和胎兒超音波的嚴格監控 選擇適當的時機 讓寶寶生下來 可是這樣等發生了再來控制的做法 還是難以避免會有疾病控制不良發生母體嚴重併發症的時候 而且還是會有很多嚴重早產的baby出現 所以一直以來 子癲前症都是產科醫師心中的痛~ 但是 自從「第一孕期子癲前症風險評估方法」問世以後 一切都改變了 因為 透過初期母體病史收集、抽血檢查(PLGF胎盤生長因子)、平均動脈壓以及子宮動脈血流阻力的綜合篩檢 我們可以有效的偵測出90%在懷孕20-32週中間可能會出現子癲前症的族群 也因為篩檢的時間夠早 我們可以透過在16週之前給予口服阿斯匹靈的治療 來降低90%的發生率 這樣一來 我們...